“大家加油好好干,效益好了年底咱們要多分紅哩……”一大早,勉縣鎮川鎮張家院村的田壩里就熱鬧起來,村民們戴著口罩,一起耕地、平地、勾畦,有條不紊的為蒲公英育種忙碌著。
張家院村是非貧困村,但村上也有貧困戶。為鞏固脫貧成果,帶領村民增收致富,該村多方考察,仔細研判,決定發展蒲公英種植,首次試種120畝。據悉,蒲公英種植技術易掌握,日常養護較簡單,具有生長周期短、抗病蟲害能力強等特點,其根莖可入藥,莖葉可制茶。預計兩個月左右就能采摘莖葉,一般每畝地每次能收割500斤,一年可收割4次,預計年產值可達160余萬元。同時,在土地流轉,栽種、管護、采摘等階段可持續帶動村民增收。
張家院村發展蒲公英種植是鎮川鎮發展特色產業的縮影。近年來,該鎮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,狠抓優勢產業布局,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,開辟群眾致富增收的新路子。全鎮形成東部千畝蠶桑種養殖基地、中部種牛繁育加土雞養殖、西部千畝紅薯加工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省力化蠶室1000平方米,桑枝加工車間1個,全鎮共發展標準化蠶?;?100畝,建成紅薯產品生產加工車間1處,栽種紅薯1600畝。眼看著產業發展起來,村民們有活干、有錢賺,生活充滿了希望。